解釋:有鮮花的早晨,有明月的夜晚。指美好的時光和景物。同花朝月夕”。
出處:清·汪汝謙《畫舫約》花晨月夕,如乘彩云而登碧落?!?/p>
注釋:敲門的磚石,門敲開后就被拋棄。比喻騙取名利的初步的工具。
典故:古代科舉考試,往往要考八股文,應考的人把八股文的套路練熟,以便在考場上應用。如果沒考中,就說“撞太歲”,冒險撞運氣;如果考中了,就把八股文的那一套程式稱之“敲門磚”,進了門完全可以扔掉敲門的磚頭。
注釋:錦:有彩色花紋的絲織品;錦囊:用錦做成的袋子。原指封在錦囊中的神機妙策;現比喻能及時解決危急或疑難問題的好辦法。
典故:古典小說《三國演義》第五十四回中有關于“錦囊妙計”的精彩故事。東吳大將周瑜聽說劉備的妻子剛剛去世,就設計要將孫權的妹妹許配給劉備,讓劉備到東吳入贅,到時將他幽囚獄中,并用他換取荊州。諸葛亮識破此計,決計派趙云伴隨劉備入東吳成親。臨行,諸葛亮悄悄對趙云說:“你保護主公到東吳,我給你三個錦囊,囊中有三條妙計,你到東吳后依計而行?!焙髞碲w云果然依計而行,保劉備成親,并攜新夫人安全返回荊州,使得周瑜的計謀成為泡影。只落得“周郎妙計安天下,賠了夫人又折兵”的千古笑談?!板\囊妙計”本意指封在錦囊中的神機妙算?,F在比喻能及時解決緊急問題的方法。
注釋:精衛:古代神話中的小鳥名。古代神話;炎帝的女兒在東海淹死;化為精衛鳥;每天銜西山的木石來填東海。后用來比喻不畏困難;意志堅決。
典故:神話傳說,上古時期炎帝最疼愛的小女兒女娃在東海游泳被水淹死,她的靈魂于是化成一只作精衛鳥,經常飛到西山去叼小石頭和小樹枝扔進東海,發誓要填平東海為自己報仇,她就這樣一直飛來飛去,但最終也沒有將東海填平。
注釋:綠柳成蔭、繁花似錦的美麗景象。也比喻又是一番情景或進入一種新的境界。
典故:南宋時期,陸游被免職回到故鄉山陰,在故鄉閑居三年,靠讀書打發日子。四月的一天,春光明媚,他獨自一人到西山游覽,經過一山又一山,終于找到一個綠柳成蔭的山村,就作詩《游山西村》:“山重水復疑無路,柳暗花明又一村。”
注釋:不能只根據相貌、外表判斷一個人。
典故:古代賣油郎秦重愛上有名的妓女花魁娘子,他很癡情?;埠芟矚g他,為了籌集一夜十兩銀子的宿費,他拼命節儉積聚,連銀鋪的伙計也發感慨真是人不可貌相,海水不可斗量。后來花魁跳出妓院火坑,嫁給秦重做老婆,兩人恩愛一輩子。
注釋:形容勇往直前的氣勢;不可抵擋。
典故:五代時期,周太祖郭威即位不久,后漢的河東節度使劉旻率軍攻打晉州。周太祖派常勝將軍王峻前去救援,王峻到達陜州后駐軍休息。太祖派翟守素前去催征。王峻解釋為了避免與來勢洶洶、銳不可當的劉旻軍隊正面沖突而損兵折將,劉旻見勢不妙就撤軍。
注釋:三:再三,表示多次。指經過反復考慮,然后再去做。
典故:春秋時期,孔子帶領他的弟子周游列國推銷他的仁政,在魯國碰壁后,他在離開衛國的途中總結在魯國的經驗時,對他的女婿公冶長及子貢等人說:“魯國執政的人中只有季文子處事不沖動,三思而后行。”弟子們趕緊把他的言語進行記錄。
注釋:《新唐書 列女傳 賈直言妻董》:“直言坐事。貶嶺南,以妻少,乃訣曰:‘生死不可期,吾去,可亟嫁,無須也?!淮?,引繩束發,封以帛,使直言署,曰:‘非君手不解?!毖再H二十年乃還,署帛宛然。乃湯沐,發墮無馀?!焙笠浴笆l封帛”指婦女忠貞不渝。
典故:賈直言因為出事而被貶到嶺南,臨行前與妻子訣別,希望她不要為他守寡,遇到合適的人家也可以出嫁,妻子董氏流著淚而不回答,就用繩子把頭發綁起來,再用絲帛包起來,對賈直言說:“非君手不解”。賈直言被貶20年后才會,董氏的頭發已經墮地很長。
注釋:十分得意的樣子。語本《史記·管晏列傳》:“晏子為齊相,出,其御之妻從門閑而窺其夫。其夫為相御,擁大蓋,策駟馬,意氣揚揚,甚自得也?!?/p>
典故:春秋時期,齊國宰相晏嬰乘車外出,他在車上溫良謙恭,而他的車夫揮動鞭子策馬而行,意氣揚揚,甚為自得。車夫的妻子瞧見后回家勸車夫不要那樣揚揚自得、仗勢自侍。車夫第二天就立即更正自己的態度,晏嬰認為他是可塑之才。
注釋:同“姍姍來遲”。形容來得很晚。
典故:清朝時期,著名妓女錢姬長得十分漂亮,遠近聞名,很多人爭相追逐。一個四川商人到此做買賣,因為早聽說錢姬十分出門,就帶上蜀錦十匹前去求見。錢姬珊珊來遲,該商人兩眼放光,頓時有相見恨晚的感覺。